[2]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。
[3] 《文心雕龙·才略》。
[4] 《晋书·阮籍传》。
[5] 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。
[6] 《晋书·阮籍传》。
[7] 同上。
[8] 《晋书·嵇康传》。
[9] 《诗品·序》。
[10] 《诗品·序》。
[11] 《宋书·陶潜传》。
[12] 《归园田居》其四。
[13] 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。
[14]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。
[15] 《魏书·文苑传》。
[16] 张揖:《上广雅表》。
[17] 《释名》作者刘熙,三国时人。参见胡朴安:《中国训诂学史》,北京,中国书店,1983。
[18] 参见章培恒等:《中国文学史》上卷,416页,上海,复旦大学出版社,1996。
[19] 《诗品·序》。
[20] 《梁书·江淹传》。
[21] 《文镜秘府论·四声论》。
第十一章 博大宏深的艺术园囿 第一节 “俳优歌舞杂奏”
音乐、舞蹈、杂技等艺术来源于人民群众,来源于人民的生产、生活和斗争。魏晋南北朝是个社会大动荡、民族大融合的时代,各民族艺术在时代影响下也趋于大融合。它昭示着中国的音乐、舞蹈、杂技等艺术正酝酿着巨大的发展变化。这一时期,被称为“清商乐”的新音乐发展起来,随着“江南吴歌”和“荆楚西曲”的融入,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,并逐渐传到北方。与此同时,西、北各民族的“胡戎乐”大量传入中原,与传统的汉族音乐交相融合,产生巨大的影响。这一时期的舞蹈也表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。至于杂技、幻术和村歌社戏更是种类繁多,异彩纷呈。